2024年,阎良区纪委监委(航空基地纪检监察工委)在市纪委监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发进取,笃行不怠,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强化政治监督、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用实干担当书写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画卷。
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
这一年,我们牢牢把握监督首要职责,持续探索强化政治监督的实践路径,以强有力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阎良落地落实。
制定政治监督年度方案,聚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等“国之大者”开展“非农化”“非粮化”等专项监督,查处乡村振兴领域问题32件40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问题29件36人,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领域问题8件10人。紧盯“关键少数”,常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纪实,督促谈话提醒2330人次,组织16名“一把手”述责述廉,查处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区管“一把手”2人。围绕“八个新提升”攻坚行动,成立4个监督专班,靶向发力、精准监督,发出督办提醒函25份。紧盯工作推进中的作风问题、廉洁问题,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党纪政务处分41人。
坚守为民初心,惩治蝇贪蚁腐
这一年,我们坚守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头,以超常规措施推动集中整治,严查蝇贪蚁腐,用“民声”定“民生”、促“实事”真“实施”。
扛实主体责任,区委研究部署22次,区政府研究调度16次,区纪委班子成员约谈部门“一把手”50人次,发送集中整治廉情通报48份。狠抓案件查办,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建立“17+5+4”线索移送机制,处置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284件,立案192件,党纪政务处分154人,留置4人,督促建立健全制度机制93项。推动解决住房“办证难”、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问题,办理具体实事32件,以实实在在的成效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其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经验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宣传报道。
持续正风肃纪,深化作风建设
这一年,我们把作风建设抓在经常,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纠治,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问题,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健全常态化明察暗访、通报曝光等工作机制,采取“纪委+部门”联动监督方式,深入开展“两违规”、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背后“四风”问题等专项整治,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6件,党纪政务处分20人。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设立基层减负监测点5个,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94件,党纪政务处分132人。坚持纠树并举,开展监督检查302次,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9起11人。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实施容错2人,为6名干部澄清正名,推动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蔚然成风。
把握严的基调,一体推进“三不腐”
这一年,我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三不腐”、“查改治”同时发力,把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化作习惯、形成自觉。
坚持聚合力、扩案源,深化反腐败协调机制、“室组办”联动、问题线索三级研判机制等举措,共处置问题线索486件,立案230件,结案206件,处分205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推动标本兼治,强化个案剖析和类案分析,督促4家单位开展以案促改,发送纪检监察建议书28份,推动健全完善制度49项。坚持把纪律教育和清廉建设有机结合,协助区委抓好全区党纪学习教育,召开全区警示教育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和旁听庭审案件,编发《阎良区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汇编》,组织参观阎良区廉洁文化广场和焦云龙廉洁家风馆,124批2638人次接受廉洁教育,崇廉氛围更加浓厚。
强化政治巡察,发挥利剑作用
这一年,我们把巡察工作放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中谋划推进,聚焦重点、勇于亮剑、精准监督,巡察震慑力穿透力推动力持续彰显。
聚焦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和区委大事要事,深化纪巡联动,完成对16个单位42个村(社区)党组织的常规巡察,同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专项巡察,扎实开展有关民生领域交叉巡察,累计反馈问题285个,移交问题线索30件。深化运用巡察整改“5+3+2+2”工作法,对27个单位党组织整改成效进行“双评估”。制定区纪委监委《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工作流程》,建立立行立改工作机制,发送巡察建议书8份,推动占道经营、村居环境差等群众关切问题快速整改。
狠抓自身建设,锻造铁军队伍
这一年,我们持续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力配合提级巡察,以严的纪律、实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能力,锤炼作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更加过硬。
坚持把党建融入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统筹抓好党纪学习教育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区纪委常委会落实“第一议题”30次,组织党支部集体学习22次。全力配合省委巡视和市委提级巡察,自觉认领反馈问题,细化分解整改任务,全面完成54项整改任务。严格落实派驻机构集中办公要求,建立街道纪工委书记分工调整事前报备机制,积极选调14名精兵充实队伍力量。做细全员培训,坚持“以干带训”“实战练兵”,通过参与巡察、审查调查、纪法知识测试等形式,纪检监察干部专业技能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