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基地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三个年”、全市“八个新突破”、全区“八个新提升”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新城”目标,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围绕经济发展主责主业,紧盯目标任务,推动组织资金收入、平衡预算收支、提升金融效能、防范化解风险、全员招商引税等重点工作见行见效,较为圆满的完成各项任务。
2024年,航空基地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3,953万元,同比下降23.2%,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8,581万元,新增债券35,715万元,上年结转2,310万元,其他盘活资金110万元,地方财政总财力为130,669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地方财政总支出为130,669万元(其中:上解支出15,38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104万元)。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24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412万元,同比下降2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1,700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88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6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1,184万元),调入资金13,186万元,上年结转2,310万元,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49,608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24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40,77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36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720万元,调出至政府性基金4,328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21万元,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49,608万元。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科目执行情况: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19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国防支出2,73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教育支出9,62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科学技术支出2,58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节能环保支出16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城乡社区支出16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7,62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1.5%;
—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7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7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24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40,220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6,881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5,715万元,调入资金4,328万元,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为87,144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24年,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为68,98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01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384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1,755万元,2024年政府性基金总支出为87,144万元。
2024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按功能分类科目执行情况:
— —城乡社区支出30,774万元(主要是隐债化解16,570亿元、市政建设与城市管理支出96,82万元、征地拆迁支出3,888万元、土地报批相关保障支出63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6.1%;
— —交通运输支出28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218万元(主要是支付超长期特别国债),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 —其它支出35,715万元(新增专项债券用于化解航空基地二期西南片区基础设施项目与一期基础设施项目存量债务),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24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11,321万元,无上年专项转移支付与结转,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力为11,321万元。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24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部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11,321万元。
以上数据需要说明的是:2024年市与区年终结算工作尚未开始,财政各项收支及结余情况最终以结算数为准。
(四)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2024年政府性债务规模及偿还情况:
根据《中共西安市委办公厅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市阎良区“区政合一”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市办字〔2021〕133号)与《阎良区(航空基地)财政管理实施方案》(阎财字〔2024〕24号)文件相关规定,航空基地截至2023年底的存量政府债务纳入市本级管理;航空基地2024年元月起,新增政府债券与阎良区政府债务实施“合一”管理,合并纳入阎良区核算政府债务率。
(五)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完成情况
1.统筹资源,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全年争取各类上级资金3.01亿元,其中争取中省资金1.55亿元,完成市考目标任务0.9135亿元的169.6%,完成管委会奋斗目标1.2亿元的129.2%。二是优化保障能力,出台《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财政金融局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习惯“过紧日子”加强预算管理 防范财政运行风险的通知》工作方案组织各预算单位制定压减一般性支出具体方案,确保在年初预算压减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的比例不低于5%。全面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梳理完善31项基本支出标准,初步建立覆盖财政重点支出领域和部门重点工作的37项项目支出标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评审力度。全年完成评审项目109个,报审金额4.85亿元,核减不合理支出0.78亿元,平均核减率16.08% 。
2.严防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有力保障“三保”。制定区级“三保”保障清单,合理编制“三保”预算,2024年全区“三保”支出1,5781万元,切实兜牢兜实基本保障底线。二是妥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充分发挥阎良区(航空基地)财政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作用,制定《西安航空基地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统筹两区力量共同防范化解区域财政金融风险。严格规范项目建设投资程序,“不该上的项目一律不上”,严禁违规举债,有效控制债务规模。全年累计化解隐性债务7.12亿元,完成市考任务2.59亿元的275%。
3.普惠升级,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一是促进供需匹配。建立联动机制,梳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融资需求清单,多层次、多形式融资对接,预计全年协助300余家次小微企业投放贷款超10亿元,同比增长10%。二是强化协同创新。定制创新“脱核链贷---e订通”“创新E贷”等信贷产品,联合17家合作机构组建超百人的金融服务团,开展“百家助万企”登门行动,上门走访企业超200户。三是加强后备培育。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黄河新兴),累计储备上市后备企业32家。
4.加强监管,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一是明确改革任务方向。会同相关业务部门组织航空城集团,制定《关于深化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方案》,推动改革落地。二是提升国企治理水平。完成业务整合、领导班子、内设机构及人员配置等,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等制度持续完善。三是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坚决守住不发生债务风险底线。制定国有亏损企业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各级国有企业治亏,分阶段推进低效无效企业清理退出。
二、2025年预算草案
(一)2025年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5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力“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新城”目标,坚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创新发展”的原则,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谋划财政平衡策略,大力推动金融创新,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全力开展招商引资,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合理确定航空基地2025年度财政收支预算。
2025年航空基地地方财政收入安排64,883万元,加上预计上级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123万元,上年结余5,104万元,2025年航空基地财政总收入为71,110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少60,847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25年航空基地地方财政支出安排71,11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支出54,674万元,上解上级和结算支出16,536万元。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草案
2025年航空基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3,100万元,上级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123万元,调入资金6,849万元,上年结转72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1,792万元。
按照收支平衡原则,2025年航空基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1,792万元。具体安排如下:
(1)人员支出安排19,183万元,包括管委会、人才中心、应急管理中心以及各学校支撑机构员工资、绩效等;
(2)公用经费安排1,235万元。主要是管委会、人才中心、应急管理中心以及各学校保运转类经费;
(3)区级项目预算支出安排6,802万元,其中:主要是“保基本民生”项目区级配套331万元(暂未考虑上级即将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按照区级配套列支)、各部门支出5,751万元(包括:履职性业务经费3,674万元、本级扶持产业奖励220万元、学校建设1,857万元(初中PPP缺口性补贴1,500万元、一小扩建与三幼装修55万元、学校教学设施相关支出302万元);
(4)预备费安排290万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5)预留安排2,100万元,包括税收征收经费1,100万元、其他预留1,000万元(预留2025年新增公办学校教师工资、其他上解支出等);
(6)上解支出安排2,119万元,主要为一般公共预算债务付息上解支出2,062万元(根据2024年财政改革相关要求,从2024年起,航空基地截至2023年底存量法定债务付息与还本通过上解方式归还市级)、债券发行手续费与登记服务费等54万元、生态环境领域扣缴102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草案
2025年航空基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7,683万元(包括国土出让收入25,02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7,200万元、专项债券利息收入5,457万元),上年结转4,38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42,067万元。
按照收支平衡原则,2025年航空基地政府性基金支出42,067万元,具体如下:
(1)部门预算项目支出24,139万元,其中安排征地拆迁专项支出1,000万元、土地报批相关保障支出835万元、城市管理支出1,500万元、城市市政建设支出2,760万元、隐债化解支出13,660万元、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资金4,384万元;
(2)预留安排825万元,均为2024年航空基地新发行的政府专项债券付息支出;
(3)上解支出安排14,354万元,主要为归还2025年法定债务到期还本上解2,795万元、法定债务付息上解支出11,523万元(根据2024年财政改革相关要求,从2024年起,航空基地截至2023年底存量法定债务付息与还本通过上解方式归还市级)、债券发行手续费36万元;
(4)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2,749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草案
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安排4,100万元,主要是国企上缴的经营性利润收入,全部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
4.“三保”支出预算安排
2025年“三保”支出预算安排16,030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615万元,主要用于教育领域公用经费、资助与生活补助等支出;保工资支出14,180万元,主要用于发放在编人员工资及社保等;保运转支出1,235万元,主要用于保障事业单位日常运转。本年“三保”支出受口径调整且上级专项资金部分下达等因素影响,后续会有所调整,最终以市局批复为准。
5.“三公”经费预算安排草案
按照中省市全面落实“三公”经费及一般性支出只减不增有关要求, 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为76万元,与上年预算数持平。其中,公车运行维护费16.3万元,与上年预算基本持平;公务接待费0.5万元,较2024年预算数减少0.5万;无公务用车购置预算。因公出国(境)费用59.2万元,与上年预算数持平。
(二)2025年财政主要工作安排
2025年,持续优化预算管理水平和结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幅不低于3%,全面保障“三保”支出、化解债务支出以及重点项目支出;持续围绕服务产业发展,扩大供应链融资融资规模,协同优化企业融资、上市等全流程服务,打造优质金融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债务化解任务,确保不产生地方政府债务违约事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是刚性收支预算。坚持“以收定支”,细化落实“三保”预算执行监控,全力保证“三保”支出需求。强化刚性预算约束,落实长期“过紧日子”要求,压缩一般性支出与非刚性支出,严格费用支出管控。进一步规范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办法,切实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强化财政投资评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化解债务风险。严格执行《航空基地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统筹各类资金,全力化解存量债务,切实夯实化债底线,确保完成2025年化债目标任务。严格执行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强化债务管控意识,严禁违规举债,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三是争取政策支持。紧抓积极的财政政策机遇,研究专项债项发行政策的变化,紧盯一揽子增量政策,围绕中省市资金支持领域,全力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特别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同时,积极争取债务置换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化解棚改存量隐性债务,争取专项债券保障项目建设。
四是优化金融服务。持续加强“企业融资、股权投资、上市培育”等,以优质的金融服务推进项目建设、推进企业扩规扩产,不遗余力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协同金融机构,针对龙头企业及供应商,探索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是深化国企改革。结合省市区安排部署,督促按时高质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确保国企改革高效推进。加快推进制度类任务拟定和修订,进一步完善监管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完善组织绩效考核指标,深入推进国企市场化发展,提升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