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nav

航空基地管委会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在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航空基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抓“区政合一”改革机遇,全力做实做强做优航空产业,不断壮大航空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重点工作举措和成绩

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经济增长,全力完成目标任务。

2021年全年,生产总值(GDP) 完成47.06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22亿元,增长5.0%,在5个开发区中排名第4;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3.17亿元,增长2.3%。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及时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专题会,坚持提档升级、提速增量、提质增效、提能增智,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产业培育、服务保障等工作,全力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抓招商引资,持续强化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航空基地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运用多渠道、多方式聚焦产业招商。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紧抓航空工业与陕西省合作契机,持续加强与航空工业、省市融办的沟通联系,以“补链、延链、强链”为招商主题,聚焦“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二是围绕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项目招商。紧盯国际国内500强企业、知名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研究分析企业发展方向和投资动态,充分了解并积极对接需求,引进重大高端项目。三是围绕基地可利用资源开展平台招商。依托表面处理园、民机配套园、蓝田通用机场等十大园区平台,通过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实施精准招商引资。四是利用投行思维开展资本招商。利用省、市、区多重金融手段如创业孵化基金、政府代持融资租赁、产业投资基金、平台公司增信等方式主动出击,通过投资手段引进优质项目落户基地。

(三)抓产业建设,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紧抓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投入为要,紧盯重大项目不松劲,持之以恒上项目、扩投资。今年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9个,总投资257.54亿元,年计划投资39.4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5.4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16%。二是切实抓好先进制造业强市工作。完成新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6户、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户和新增企业研发机构10家。持续开展银鹰企业培育工作,加大扶持3家“银鹰企业”。是项目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建立“1+N”帮办代办服务,实行“项目经理+行政审批专员”模式,确保项目从立项到建设全程都有人抓、有人推、有人管,全力推进项目快速落地建设。

(四)抓创新驱动,切实强化发展能力。一是全球最大300MN等温模锻液压机热试成功。三角防务与清华大学共同合作推进的全球最大的300MN等温模锻液压机项目等温锻造和普通锻造双模式热试成功,标志着这一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二是西安航空基地联通大数据中心项目成功签约。项目总投资17.2亿元,一期投资总额1.906亿元,为航空基地发展数据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制定《阎良区、航空基地共建秦创原陕西航空产业两链融合示范区工作方案》(2021-2023),抢抓全省共建秦创原的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全市秦创原建设总格局,大力构建“1+6+8+N”航空产业创新体系,重点实施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筑创新创业高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四大工程。

(五)抓疫情防控,全力保障社会稳定。

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在居民信息排查方面。建立了“片区长+小区长+楼长+单元长”四级防控机制,将最小防控区域划定至每单元,全体干部入户走访排查,全年开展22轮排查。二是在信息核查方面。建立24小时核查机制,实现“日清日结”累计核查重点人员信息3万余条,同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的原则,压实行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排查工作。

三是在疫苗接种方面。将接种台账细化到户、精准到人,同时利用新媒体宣传阵地,持续宣传发动居民群众接种疫苗,“点对点”提醒预约接种信息。

(六)抓配套服务,持续做优发展环境。一是高质量推进教育工作。学位保障供给充足,全面建成第一初级中学,扩建第一小学,新增学位2010个,教育工作在全市上半年教育公众满意度调查中位列开发区第一。校园安全防线更加坚实,第一小学荣获省级、第一幼儿园荣获市级“平安校园”,及“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二是“三园共建”打造生态西安建设航空样板。推进绿色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三园共建”工作,其中《航空基地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2021-2025年)》已通过省、市两级环保部门评审;“绿色园区”成功通过省工信厅复审;航空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园区项目,获批专题拟奖补项目资金180万元。三是大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紧抓十四运会契机,全年新建绿化面积28万㎡,超过市级指标13倍。栽植乔木2320棵,完成市级指标的116%。新建绿道1.6km,完成市级指标的160%。四是加快推进西北空中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不断加强直升机、无人机等专业救援力量规模,先后参与蓝田县“8.19”防洪救灾救援行动、西安市2021年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综合应急演练空中救援演练、全国应急科技周启动仪式等大型演练及救援活动,被陕西省红十字会冠名为陕西省红十字西北空中应急救援中心航空救援队,被市应急委命名为第一批市级应急救援队伍。五是聚力加快蓝田机场建设。累计投资5.8亿元,完成总投资的79.50%。机场非民航专业工程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45%,民航专业工程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40%。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新需求,紧抓航空强省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着力做强航空制造产业集群,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争先进位,为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一)加快完善规划,策划更多项目。一是抓好规划衔接完善。紧抓“区政合一”重要机遇,对产业体系、空间布局等进行修改完善,力求达到最优,指引未来发展。二是狠抓项目策划包装。围绕“十四五”规划,立足现有资源基础,紧盯国家政策投向和省市重点工作谋项目,全年拟安排市级重点项目24项,总投资221.11亿元,以高质高效项目的实施为未来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三是狠抓招商引资。坚持效益导向,落实好省上推行“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严把项目入口关,选优补齐壮大产业链项目,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快储备项目落地投产。围绕储备项目的当前进展和落地诉求,制定周密详实的项目承接方案,确保实现一周一进度、一月一台阶,尽快推动落地建设。

(二)聚集优势资源,展现发展亮点。一是抓好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对接国家、省、市工信部门,争取各级层面政策和资金支持;组织召开建设国家级航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会,全力打造“八大工程”,为西安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航空力量”。二是打造航空产业链品牌。针对形成的“3+4+5”现代航空产业体系,按照全省链长制工作要求,整合区域内相关产业,确定并发挥好链主企业作用,积极布局配套产业,做长做优航空产业链条,努力把航空产业链打造成全省的明星产业链。三是打造通航产业品牌。整合驻区单位通航产业资源,开展会展、飞机维修、私人飞行、民用飞机托管、通航旅游等多种业务,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通航产业标杆。

(三)主动聚集合力,扩大行业影响。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抢抓航空工业集团与陕西省新一轮战略合作契机,加大与航空工业集团对接,争取重大航空型号项目布局;积极申请承办航空创新创业大赛、航空专业论坛等国家、国际级活动;借力驻区单位会展资源,用好国际通航大会名片,策划开展各类航空专题会展活动,增强行业影响力。是建立高规格的航空产业联盟。携手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等我市各类航空企事业单位,建立集设计、技术、制造、鉴定、维修等为一体的产业联盟,争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提升阎良航空产业地位。

(四)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着眼于世界级航空城的标准,以超前理念,高水平、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凸显航空特色风貌,做到只留经典,不留遗憾。聚焦留住人,重视群众的切身感受,做精做细基础设施,提供智慧化、便捷化、精细化的城市服务,让群众生活舒心舒服。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品质,着力为航空人才提供良好生活环境,为产业发展聚集人才资源。

(五)坚定改革方向,推动创新发展。一是坚持改革创新。珍惜国家级开发区品牌,以最高水准考虑谋划工作,以开放思维和创新方式,持续推动基地开发建设,领跑全国航空产业开发区。二是要坚持国际视野引领。深入学习借鉴国际著名航空城建设发展经验,发挥好“区政合一政策”优势,聚集知名航空企业,更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努力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三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全省前列、全市最优的营商环境,把航空基地建设成为要素流动的洼地、投资创业的乐土和人才集中的家园。四是改进考核管理水平。要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在考核制度体系上要进一步规范科学,不断优化考核理念,逐步改进考核方式,优化专项考核细则,努力增强“指挥棒”的科学性、有效性。

通用版权